繼奧斯卡頒獎典禮嘲弄亞裔風波後,
,網路再出現為何亞裔不能擔綱主角的討論,
,為何亞洲人無法演出太空人、間諜、英雄等角色?好萊塢甚至再度出現白人演亞洲人的荒謬現象。「奧斯卡太白」讓本屆奧斯卡獎蒙塵,
,頒獎典禮中刻板化並嘲弄亞裔的橋段,
,引起李安導演等人嚴肅回應,
,如今再有網友發起行動,
,直指問題沒有解決,
,好萊塢電影進入票房熱季,更是一片「白茫茫」。對好萊塢遲遲不肯納入亞裔要角不滿的網友,以美國當紅的韓裔男星約翰.周(John Cho)為名,發起「選角約翰.周」(#StarringJohnCho)行動,正面回應美國電影業者對亞裔視而不見的長期問題。發起人指出,如今女星史嘉蕾喬韓森(Scarlett Johansson)和艾瑪史東(Emma Stone)都拿到原本該屬於亞裔演員的角色,好萊塢電影只有1%的主角給亞洲人;調查雖顯示,多元化選角有利票房回收,但為何好萊塢要角見不到亞洲人?即使中國大陸市場崛起,好萊塢似乎不情願的加入亞洲角色,但仍玩兩面手法。一線女星如周迅、李冰冰等到了洛杉磯拍片,最後剪輯出的全球版都淪為花瓶配角,大陸版的鏡頭可能較多。好萊塢的解釋是,市場缺乏亞裔明星。「選角約翰.周」行動發起人William Yu強調,好萊塢太白行動,未包含亞裔在內,他在青少年期間見不到可供學習的對象,希望大家就此展開對話。約翰.周說,從影過程中歷經種族歧視,不過他仍努力試鏡,希望拿到一般看來不會給亞裔的角色。美國電視界近期出現「菜鳥新移民」(Fresh Off the Boat)與「肯恩醫生」(Dr. Ken)等許多以亞裔生活為主題的劇集,收視率反應不錯,但電影界仍是鐵板一塊,亞裔猶如瀕危的人種。此外,好萊塢上世紀中由白人「變臉」飾演亞洲人的荒謬情景,如今又回到好萊塢,日本動畫「攻殼機動隊」(Ghost In The Shell)的日本角色由史嘉蕾喬韓森飾演,引起菜鳥新移民的演員吳恬敏和女星溫明娜公開抗議。1050512(中央社),
本地媒體報導,
,宏都拉斯已宣布自去年底起,
,取消台灣進口LED產品的關稅,
,而原來宏國對台灣這項產品的進口稅率是7%。報導引述中華民國駐宏都拉斯大使館發布的聲明表示,
,經濟部去年11月10日與薩爾瓦多及宏都拉斯共同召開第1屆台薩(薩爾瓦多)宏(宏都拉斯)自由貿易協定(FTA)執行委員會,
,並簽署有關宏國同意對台LED產品輸宏關稅自原本7%立即調降為零決議文。大使館聲明同時指出,
,宏都拉斯已通知中華民國政府,
,自去年12月18日起對台灣前述LED產品免除關稅,此將有利台灣相關業者出口拓銷宏國市場。報導中並強調,宏都拉斯是中華民國在中美洲最堅實的盟友之一。1050302(中央社),
歷經4年談判,
,澳洲政府5日宣布與南韓達成自由貿易協定(FTA),
,兩國雙邊貿易額可望每年增加達50億澳幣(45億美元)。
南韓是澳洲第3大出口市場,
,澳洲總理艾伯特表示,
,這項協定將逐步消除澳洲出口的重點農產品高達300%的關稅,
,例如:牛肉、小麥、糖及乳製品。
資源、能源及製造業產品的關稅也會逐步調降,
,同時為澳洲教育和電信類服務開啟新商機。
艾伯特表示:「達成協議後,澳洲出口至南韓主要產品的關稅將消除,服務及投資的新市場將大大開啟。FTA將帶動澳洲經濟加速成長,並創造更多工作機會。」
澳洲與南韓的雙邊貿易額在2012年達到320億澳幣(290億美元),艾伯特表示,「此一協定將使雙邊貿易額達到新水準」。
艾伯特政府曾經承諾,上台一年內,不只要和南韓締結自由貿易協定,也要和中國和日本簽署協定。澳洲與中、日的FTA談判正持續進行。,
國際野生動植物貿易監督機構「TRAFFIC」卅日公布全球前廿大捕鯊國名單,
,印尼排名第一,
,台灣第四。這項由歐盟執委會資助的調查,
,期落實今年三月於泰國曼谷通過的新公約,
,保護七種瀕臨絕種的鯊魚和魟魚。
根據這項調查,
,二○○二年至二○一一年期間,前廿大捕鯊國家所獵捕的鯊魚數量,合計占全球總量的近八○%。前兩大捕鯊國印尼和印度,獵捕的鯊魚數量就占全球總量的五分之一以上。
全球前廿大捕鯊國依序為印尼、印度、西班牙、台灣、阿根廷、墨西哥、美國、馬來西亞、巴基斯坦、巴西、日本、法國、紐西蘭、泰國、葡萄牙、奈及利亞、伊朗、斯里蘭卡、南韓和葉門。
今年三月於泰國曼谷舉行的《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CITES)會議,決議將遠洋白鰭鯊、鼠鯊、三種雙髻鯊和兩種蝠魟等七種鯊魚和魟魚列入保護名單,新公約將於二○一四年九月生效。
調查指出,鯊魚數量因過度獵捕而大幅減少,其中很大的因素是中國大陸對魚翅的高度需求。鯊魚驟減將嚴重衝擊多樣性生物鏈,部分科學家認為,後果之一將造成水母數量暴增。
「TRAFFIC」另指出,孟加拉、馬爾地夫、阿曼、新加坡、泰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是魚翅主要出口國;納米比亞、南非、巴拿馬和烏拉圭為鯊魚肉主要出口國。
「TRAFFIC」是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及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所屬機構。,
媒體最新民調,
,台北市長柯文哲施政不滿意度首度高於滿意度,
,呈現死亡交叉。台北市政府發言人林鶴明今天說,
,將做為市政參考,
,其中交通改善有正面反映,
,柯文哲也肯定同仁努力。TVBS民調指出,
,「人氣王」柯文哲光環似乎褪色,
,滿意度從上任一週年的47%滑到38%,但不滿意度直線攀升到42%,滿意度首度低於不滿意度,呈現死亡交叉。林鶴明表示,近來陸續有幾波民調出爐,柯文哲對民調的態度仍是做為市政參考,柯在上午晨會也說會傾聽民意,做不好會改善及加強溝通。他指出,媒體民調方面,交通滿意度部分和上月或去年同期相比,有看到市民對交通改善有正面反映,柯文哲上午也給予交通局和警察局同仁肯定這段時間努力,後續仍將虛心面對和改善。媒體追問北市府擬規劃興建南北向輕軌來串連東西向捷運,藉此打造「台北山手線」?林鶴明說,交通議題是長期的,政策也都經過長期討論,在社會上也有各種不同看法,但仍需要經過一定可行評估,以及後續環評和都市計劃等,若確定執行會向市民報告。1050408(中央社),
半導體通路商華立今公布自結 1月自結合併營收新台幣30.28億元,
,較去年同期減少13.78%,
,主要受到農曆過年年假影響,
,預期2017年營收將逐季向上。華立表示,
,1月營收因受農曆過年年假影響,
,於月底出貨高峰時期未能出貨,
,因此1月營收較去年同期走低。展望2017年,
,華立看好客戶業績成長、產品擴大應用領域,預期整體營收將逐季向上提升。1060210(中央社),
旅行時拖著行李箱老嫌手痠嗎?只要一個塑膠鉤鉤就能解決這個問題。把鉤鉤掛在腰上,
,另一端鉤住行李箱,
,就能在機場恣意趴趴走,
,還能空出一隻手來做事。但會不會變喊腰痠,
,大概要試過才知道了。「哈芬登郵報」(The Huffington Post)報導,
,這個行李箱鉤鉤名為「My Hitch」,把一端鉤在腰上,另一端鉤在行李箱上,就會像長出尾巴般帶著行李一起前進。但使用時行李箱最好不要超過25磅重,此外,最好繫上腰帶,免得褲子掉下來。如果穿裙子旅行,挑選有腰帶的裙子比較適合。My Hitch研發者機師利昂(Robert Lian)在產品網站上說,他是在等飛機時浮現這個點子。他表示,這能讓得在機場走好一段路的人覺得比較輕鬆。利昂說:「我曾在邁阿密機場測試這項產品,走了2到3英里。如果不是我餓了,還能多走一些路。」加上運費,My Hitch售價一個17.95美元(約台幣580元)。(譯者:中央社蔡佳伶)1050723(中央社),
花蓮玉里醫院急診部5月1日收治一名全身瘀傷女嬰,
,經搶救後不治死亡,
,醫師懷疑遭虐,
,主動通報警方。警方偵詢生母羅姓女子與她的同居人蘇姓男子,
,兩人矢口否認虐嬰,
,警方依傷害致死罪嫌移送兩人,
,法官認為兩人涉嫌重大,今天裁定收押。1050503(中央社),
尋求創印地安泉網賽第1位男單3連霸的球王喬柯維奇,
,順利晉級16強。(美聯社)
尋求創印地安泉網賽第1位男單3連霸的球王喬柯維奇,
,今天受到德國老將柯斯崔伯頑強對抗,
,才以7-5、7-5勝出晉級16強。賽後喬帥又來幽默,
,依慣例獲勝者會在球場一角的轉播鏡頭簽名,
,這回他寫上「KISS CAM」,還真的給鏡頭送上一吻。晉級16強的還包括第4種子納達爾、第5種子錦織圭。(中時電子報)
中時電子報運動專頁,
台灣觀光去年面臨來台陸客團驟減衝擊,
,民間業者發起「新版。遊台灣」任務,
,邀請中國各省人氣網紅來台深度旅遊,
,借道網紅經濟拓展陸客自由行商機。位於花蓮瑞穗的松邑莊園指出,
,今年1月住房率年增近2成,
,其中來自中國、香港、澳門的自由行旅客顯著增加。松邑莊園負責人吳俊緯表示,
,去年與全省多家飯店結盟,邀請紅粉飛飛、伊夫等數名中港澳網紅大腕入住旅店實際體驗,成效已在去年下半年開始發酵,不少自由行旅客透過網路與社群平台詢問網紅曾走過的行程,並指定住宿松邑莊園。吳俊緯指出,雖然現今旅遊市場不被看好,但松邑莊園今年1月住房率年增近2成,且來自中國、香港及澳門等地區的自由行旅客明顯增加,甚至彌補了過年前後非旅遊尖峰期的住房狀況。吳俊緯表示,來台自由行陸客並非外界認定的「低消費族群」,據他觀察,自由行陸客除了住房外,對餐飲酒水、SPA及購買飯店紀念品等均有不少貢獻,消費金額有時比國人入住時花費還高。吳俊緯指出,松邑莊園平均房價約8000多元,消費者看過網紅的實境體驗後,不但促使仿效遊程更帶動周邊營業收益,且幾乎每間房間都創造了上萬元的營收貢獻。他認為,借道網紅行銷確有效益,成功拓展自由行商機。隨著旅遊板塊結構變動,民間業者積極尋找穩定經營的策略。央行總裁彭淮南針對觀光發展,也提出「透過網紅代言、爭取陸客青睞」的藥方,正巧驗證松邑莊園營造獨特賣點、走出傳統並即時搭上行銷潮流的策略奏效,為中小型旅宿業者開鑿出細水長流的經營管道。(時報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