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財網22日消息,
,有消息傳出,
,三星已在北京針對華為專利侵權提出訴訟,
,同時提出賠款要求,
,並可能在深圳等地同步開打訴訟戰。截至目前,
,相關消息所指的各地法院網站上尚未查詢到訴訟資訊。針對此項消息,
,華為回應,
,還沒收到相關訴狀,
,將在充分瞭解情況後進行應訴作為,
,雙方若在智慧財產權上有所爭議,司法解決分歧是有效的途徑之一。而三星電子相關人士則表示,北京地區確實已提訴,但重申三星希望透過協商解決專利問題,並非訴諸法律,但針對侵害公司合法權益的行為,三星電子會採取有力措施,維護自身權益。今年5月,三星電子的智慧財產權中心副社長安承鎬曾針對華為向三星提起訴訟時表示,不排除以反訴等方式因應此次法律爭端。(時報資訊),
受鋒面影響,
,雨勢驚人,
,截至上午7時10分,
,經濟部水利署已對新北市板橋、新莊、五股、永和、土城、樹林、桃園縣八德、中壢以及新竹縣竹北發布淹水警戒。北台灣凌晨下起大雨,
,累積雨量驚人,
,根據中央氣象局觀測,
,新北市板橋、鶯歌、五股、三峽等地最近1小時累積雨量已破50毫米。1050516(中央社),
,
陳凱倫23歲的兒子陳銳去年以搶奪等罪入監,
,今年7月獲假釋,
,15日假釋期滿,
,變得懂事的他說,
,最開心的是可以出國,
,奶奶已80多歲,
,想多和家人出國,
,「爸媽常到大陸工作,
,能跟著他們學習也很好。」陳凱倫在台藝大上「學分班」,
,陳銳在文化大學念大傳系,父子每天各自上學,每月做一日志工,他主持、陳銳唱歌,義演、募款已成生活一部分,陳銳也上徐立功的編劇課,最近還接了一場婚禮,由爸爸主持及策畫,讓爸爸欣慰有子接衣缽。陳凱倫14日過57歲生日,生日願望是:「我把17歲存進戶政事務所,現在每天擁有40歲的智慧和精神帶領兒子。」陳銳跟著他學幕後工作,他說,以身教做榜樣及傳承給兒子,是生日最好的禮物。,
李連杰出席活動時澄清自己因病坐輪椅,
,坦然面對病痛:「在積極面對」。(圖/達志影像)
著名武打影星李連杰,
,出道多年演出作品不計其數,
,《少林寺》、《黃飛鴻》、《精武英雄》等武打片的成功,
,奠定他在影界的地位,
,有著「功夫皇帝」的美譽,
,但今年已經53歲的他,
,卻因罹患甲狀腺亢進,
,被傳需坐輪椅度過下半輩子,對此,李連杰於昨(2日)出席公益活動時也主動針對此事作出回應。近年作品產量銳減的李連杰,在2013年診斷出罹患甲狀腺亢進,更被醫生宣告「要麼不拍戲,要麼坐輪椅」,由於生病,讓他動不動心跳1分鐘就破百,使他無法做大量運動,網路上也開始盛傳他「生病坐輪椅」,更說他「上半生努力賺錢,下半生努力養病」,李連杰昨日出席北京某慈善公益活動,忍不住對傳言做出回應,笑說那是自己在某次演講時,用來鼓勵大學生面對人生選擇所舉出的例子。李連杰表示「如果現在退休晚年會坐輪椅,如果繼續拍電影到晚年,坐輪椅可以在輪椅上鑲幾顆鑽石。」,而最後他選擇了後者,面對罹病相當坦然:「甲狀線的問題,我很坦然的告訴了大家,我有病我很痛,我在積極面對,但是我真的沒有坐輪椅!」澄清坐輪椅的傳言,隨後他發願自己再多打拼10年,若是將來退休,能夠培育很多後起之秀。(中時電子報),
高雄市將在下月舉辦全球港灣城市論壇,
,市長陳菊今天指出,
,高雄市具備新南向基地的優異條件,
,盼中央考慮以高雄為主,
,設立為新南向基地的據點。高雄市預計在9月6日起舉辦3天的「2016全球港灣城市論壇」,
,到目前為止已有25個國家、47個城市代表將出席。陳菊今天主持活動記者會說明高雄市舉辦港灣城市論壇的意義。她說,
,這是高雄第一次也是台灣第一次由地方政府發起的國際型會議,
,已陸續邀請到美、法、韓等國25位港灣城市代表,
,在9月7日進行市長圓桌會議。她指出,為了響應政府新南向政策,同時爭取高雄成為前進東南亞的基地,這次論壇強化東南亞港灣城市的邀約,其中越南峴港、馬來西亞雪蘭莪州、菲律賓宿霧及印尼南摩路加省等城市代表都表達出席意願。陳菊說,高雄具備新南向基地的優異條件,希望中央考慮以高雄為主,設立為新南向基地的據點。港灣城市論壇分為產業轉型、海洋觀光、港市合作及都市規劃、永續發展等議題。陳菊也感謝支持港灣城市論壇的企業,包括中油、中鋼、日月光文教基金會等,還勉勵200多名具有多國語言能力的志工投入服務,以加持論壇的專業能量。1050824(中央社),
個股:1.因2017年財測優於市場預期,
,美國最大醫療保險公司聯合健康集團(UnitedHealth Group)周二股價勁揚3.6%,
,盤中更站上歷史新高,
,帶動其它保險股走高。該公司預估2017年營收介於1970億~1990億美元,
,每股盈餘介於8.75~9.05美元,
,調整後每股盈餘介於9.30~9.60美元。分析師的預測均值為營收1966億美元、調整後每股盈餘為9.14美元。2.9月才剛上市的雲端資料儲存服務商路坦力(Nutanix)周二上漲2.25%,
,收在34.09美元。該公司在盤後公布的第一財季(截至10月31日)總營收幾乎成長1倍,
,達到1.67億美元,
,但淨損卻大幅增加,由一年前同期的3854萬美元、每股90美分擴大至1.62億美元、每股2.18美元。3.珠寶商蒂芙尼(Tiffany & Co)股價收漲3.1%,為80.60美元。雖然在美國的銷售下滑,但在中國與日本強勁的業績拉抬下,該公司上季營收、獲利均優於市場預期,且營收為8季以來首見成長。蒂芙尼上季營收為9.49億美元,優於一年前同期的9.38億美元與分析師預估的9.24億美元。同店銷售額年減2%,但跌幅小於市場預期,而日本的同店銷售額飆升20%。該季淨利為9510萬美元,每股盈餘為76美分,優於一年前同期的9100萬美元、每股70美分,亦超出分析師預估的每股盈餘67美分。(時報資訊),
近日,
,日本外務省網站公布了中國大陸1969年發行的一張標有「尖閣群島」的地圖。無可否認,
,對兩岸爭奪圍繞在釣魚台議題的國際輿論制高點而言,
,帶來一定程度的壓力。時值《馬關條約》簽署兩甲子,
,就地圖的「錯誤」之緣由,
,如何將問題還原歷史,
,並做出清晰的解釋,
,以正視聽,是兩岸釣魚台研究學者不可迴避的責任。1870年代,日本帝國開始覬覦琉球,東海風起雲湧,當時釣魚台為台灣噶瑪蘭廳之衝要。1895年1月,清朝在甲午戰爭中節節敗退,鑒於「當時之情勢與今日大異」,於是日本透過內閣決議,將釣魚台各島納入日本帝國的版圖。由於內閣決議是祕密進行,清朝並未察覺。隨後,日本與戰敗的清朝談判割讓台灣事宜,鑒於釣魚台並非清朝不同意的割讓範圍,李鴻章在與日商議割讓事宜時,並不著眼於台灣東北各島包括釣魚台,而是將重點放在避免澎湖以西靠近福建的島嶼。4月17日,清朝與日本簽署《馬關條約》,「台灣全島及所有附屬各島嶼」被割讓給日本,此後數十年釣魚台各島未再進入中國大陸的視野。5年後的1900年,日本將釣魚台及相關島嶼易名為「尖閣列島」,而1912年成立的中華民國因統治範圍不及台灣,故對日本一直沿用的「尖閣列島」並不費心。1945年日本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戰敗,《馬關條約》隨之失效,日本除撤出琉球,也撤出台灣。盟軍根據日本所提交的「沖繩縣」之行政管轄範圍接收琉球,其中就包括了「尖閣列島」。雖然美國將「沖繩縣」改回「琉球」,但是並無意識到「尖閣列島」即18世紀以來歐美傳教士、航海家、海軍等所繪中國與附近地圖中經常出現的「Tiaoyusu」/「Tyaoyusu」(「釣魚嶼」的閩南語發音)等島嶼,而繼續使用日文發音的Uotsuri-jima(「魚釣島」)等島名。中華民國接收暌違半個世紀的台灣,當時並未立刻察覺到不在其中的「尖閣列島」,即為明清時期一直被長期認知的「釣魚台」。不過,戰後初期中華民國駐日代表團在一份內部報告書中已開始質疑「尖閣列島」歸屬日本的妥當性;而從1950年代始,台灣已開始關注大陸礁層的權益,在此過程中「尖閣列島」的疑點及其歸屬問題也終於被掀開了。隨著1960年代末「東海油爭」的爆發,基於對東海地質地理包括眾多無人島的關注,台灣因而獲得了進一步重新認識當時美國治理下的「尖閣列島」的機會,學者們也發現愈來愈多歷史上釣魚台為台灣屬島的證據。此一重新認識釣魚台列嶼的過程,後來也引發中國大陸方面的關注與追隨。1949年至1970年之間兩岸的地圖多處出現「錯誤」,涉及到近代日本併吞琉球與殖民統治台灣的歷史,也與戰後國共內戰及戰後東亞冷戰初期的動盪息息相關,而日本更改釣魚台列嶼名稱所造成的影響巨大,顯然不容輕視。(作者為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據英國金融時報周一報導,
,倫敦曾經是富裕海外投資客偏愛的購屋置產地點,
,如今卻面臨供給增加和需求萎縮的雙重壓力,
,也為房價帶來下壓。美國房地產公司JLL預測,
,2016年倫敦市中心新建公寓的售價可能下滑3%,
,2018年前價格恐怕都不會反彈。回想3個月前,
,JLL預估今年倫敦房價可望上漲1%。由於亞洲貨幣貶值、盧布大跌和油價重挫,
,大幅削弱海外買家的購買力,
,再加上英國的印花稅稅制變更加重購屋成本,讓海外買家紛紛縮手。(工商即時),
據悉,
,鎮曾是解放軍南方某軍區統戰部門軍官,
,從上尉退役後,
,受軍情人員「毛尚云」指示來台發展組織,
,展開對台情報工作。鎮先在2005年底取得香港居民身分,
,以香港金融業身分作掩護,
,數度以觀光或經商名義來台,
,他藉商務機會透過台商介紹,認識一些退役軍官,以類似老鼠會「上線拉下線」方式,透過退役軍官軍中人脈「學長拉學弟」,逐漸擴展在台情報組織。為擴展情報網,鎮免費招待軍官到印尼、泰國等東南亞旅遊,期間安排與毛尚云見面,再依軍中階級高低,給予現金酬勞,最高美金1萬元,少者也有數萬台幣或數千美金,另贈送2008年北京奧運、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精美紀念品。不少人因有玩有拿,「呷好倒相報」加入,最盛時期情報網人數超過20人。鎮的情報網共分成三層,也至少有三個網絡,彼此互不聯繫相通,鎮先吸收最上層的許乃權、周自立、酒吧老闆李寰宇等人,再由許、周分別吸收陸、海軍現退役軍官加入,部分成員加入組織時,還簽下「效忠」文件,之後鎮軟硬兼施,要求刺探交付機密文件。鎮蒐集的機密廣泛,包括軍官人事調動資料,但大部分是一般公務機密,只有周自立下線的幻象飛官提供的是國防軍事機密。不過,由於鎮後來突然入境,還搞失蹤記,打亂原先布局,提早收網,以致鎮刺探蒐集軍事機密,因事先未報請核定機密,造成全案由二審管轄的外患罪,變成由一審偵辦的國安法案件,造成罪責減輕,是美中不足之處。,
鴻海與夏普(Sharp)明年智慧型手機合作喊停。整體觀察,
,雙方在商言商,
,持續合作大尺寸電視面板,
,未嘗不是好事。
沉寂一陣子的鴻夏戀有了新進展,
,卻是峰迴路轉的曲折。鴻海已經表明,
,明年與夏普在智慧型手機領域不會有新的合作;日本媒體報導,
,夏普已與鴻海解除手機事業的合作關係。據了解,
,鴻海集團已淡出代理夏普手機產品的康法科技(Commtiva)。
鴻夏在智慧型手機領域合作,其實各有盤算。夏普希望藉由鴻海在中國大陸的影響力,擴展自身智慧型手機產品在日本本土以外、尤其是在中國大陸的海外市場;鴻海也希望透過製造銷售夏普智慧型手機,強化自身「虛實整合」的商貿行銷實力。
鴻海旗下富智康(FIH Mobile Limited)先前已設計製造多款夏普手機產品;夏普先前在台灣推出採用超高解析液晶螢幕技術的智慧型手機,也是由夏普和鴻海共同設計製造。
在鴻海協助下,去年 8月起夏普新款智慧型手機在台灣、中國大陸和香港接連問世;透過康法科技,夏普智慧型手機今年初也站穩泰國市場,還計畫全面擴展包括印尼、印度、緬甸和越南等國,進軍大東南亞市場。
不過在夏普高層 6月底大幅異動後,夏普重新檢視財務與海外合作關係,鴻夏之間合作步伐開始變化;夏普本身海外市場策略布局過於複雜,重心開始轉移到國內市場,鴻夏之間對於智慧型手機產品開發政策,逐漸產生差異。
在智慧型手機領域,鴻海採取開拓小量多樣市場策略,強調發揮「鴻海製造」的優勢;除了與傳統客戶持續合作,也積極開發區域型品牌客戶,由旗下富智康與品牌客戶合作設計、開發與製造產品,同時積極參與多重商貿行銷。
夏普對於自身品牌智慧型手機具有高度自信,但在海外市場仍受到蘋果(Apple)iPhone手機威脅,布局重心似有從海外市場轉移到日本本土市場趨勢。
除了蘋果威脅外,在海外市場,夏普代理商、通路和銷售渠道布局過於複雜,合作夥伴定位不明。產業人士指出,夏普在中國大陸除了與鴻海合作,也有其他的通路和代理商渠道,並沒有統一的團隊管理在中國大陸的銷售通路,以致銷售狀況並不理想。
市場傳出鴻海在中國大陸成都設立的LCD面板廠,也可能出現變數。不過鴻海已經表示,設於中國大陸成都的液晶面板廠,屬於LCD面板前端製程布局一環,目前仍朝此計畫進行。
整體觀察,鴻夏雙方在智慧型手機領域合作喊停,也是在商言商,做出理性的判斷;雙方在大尺寸電視面板領域合作愉快,並未受到影響。
布局中國大陸智慧型手機,鴻海腳步持續穩健。鴻海將集中火力協助富可視(Infocus)和VIZIO等品牌客戶,銷售智慧型手機產品,與小米機合作順利;鴻海持續與中國大陸新興品牌合作,開拓小量多樣市場。1021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