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仙遊人王瑞珍因父親王開鎖(圖)生前為國民黨敵後工作人員,
好喝椰子水
,和母親受盡共黨迫害。他直到44歲才透過這張照片,
扭力板手推薦
,知道父親的長相;並期盼爭取到父親撫卹金。圖為翻拍照片。中央社記者黃慧敏攝 105年7月7日
前國軍少校王開鎖的兒子王瑞珍手持父親抗日勳章說,
療癒密碼
,父親在金門接受西方公司培訓後潛入敵後,
超渡嬰靈
,1952年因拒絕投降共產黨,
豐原美甲教學
,舉槍自盡殉國。他盼請領父親撫卹金。中央社記者黃慧敏攝 105年7月7日
前國軍少校王開鎖的兒子王瑞珍手持父親抗日勳章說,父親在金門接受西方公司培訓後潛入敵後,1952年因拒絕投降共產黨,舉槍自盡殉國。他盼請領父親撫卹金。中央社記者黃慧敏攝 105年7月7日
七七慰軍魂系列報導(中央社記者黃慧敏福建仙遊7日電)今天是七七抗戰紀念日,抗日英雄王開鎖的兒子王瑞珍手持父親抗日勳章說,父親在金門接受培訓後,1952年赴大陸作戰,因拒絕投降共黨,慷慨就義。但至今他仍領不到撫卹金。國民黨未失守大陸前,王開鎖就遭共產黨追殺,當時才3歲的王瑞珍跟著媽媽傅秀芹一路逃亡並坐牢。王開鎖殉國後,他的妻兒才獲釋出獄,王瑞珍時年7歲。也因為王開鎖畢生追隨國民黨南征北討,王瑞珍一直到1988年才透過舅舅傅培琦在台灣忠烈祠翻拍的王開鎖照片,得知爸爸的長相。傅培琦的外甥女、烏坵土生土長的作家高丹華最近走訪仙遊白馬村,訪問了王瑞珍等相關人士,揭開了這段被遺忘的國軍英雄故事。高丹華說,王開鎖是傅培琦的姊夫,家境富裕的王開鎖當年率先加入抗日行列,傅培琦受到感召,響應政府「十萬青年十萬軍」政策,從筆從戎,跟隨王開鎖腳步報效國家。王傅兩人後來在軍事委員會福建建甌東南特訓班受訓,直屬「情報頭子」戴笠系統,從事抗日游擊行動。1945年,戴笠在前往南京途中空難身亡,王開鎖和傅培琦等戴笠子弟兵由當時的委員長蔣中正整編為29軍官總隊,進駐蘇州同里鎮,之後數年在福建進行反共游擊工作。1950年初,這批情報人員轉進烏坵,開始中華民國「反共救國軍」深入敵後防衛台灣任務。隔年,美國以「西方公司」名義提供新式武器裝備,在金門溪邊、下湖、料羅等地訓練反共救國軍,王開鎖和傅培琦是在金門訓練出的第一批種子教官。1952年,王開鎖奉派到大陸進行敵後工作,不幸遭共軍發現。王瑞珍聽長輩說,面對共軍圍剿,父親一路孤軍奮戰,由於身負台灣重要機密,不願投降;在老家附近的潘硎村山上,父親眼見大勢已去,舉槍慷慨赴義。王瑞珍在高丹華和村民等人陪同下,最近來到當年王開鎖自盡地點,憑弔父親。王瑞珍說,聽長輩提及,父親死前曾拍電報告訴台灣他不能被俘虜,必須自殺;據說父親死後國民黨政府曾派了6架飛到這裡上空盤旋,似乎是在向父親致意。66歲的潘硎村村民陳文路說,由於王開鎖在白馬村算是知名人物,自己的祖父當天曾看到王開鎖受困山上;由於前方道路已為共軍佔領,王開鎖走投無路。不久,山上傳出槍聲,村民蜂湧出來查看,只見王開鎖倒臥血泊,腰間還綁著一袋地瓜。白馬村村民說,當時國共彼此視如寇讎,大陸人民若與台灣有任何瓜葛,勢受牽連;但村民佩服王開鎖奮戰到底的勇氣,送了他一袋地瓜;看到他自盡身亡,大家心中充滿尊敬與不捨,稱他是英雄,冒著風險把遺體抬到山下。王開鎖壯烈成仁的事蹟,如今還是仙遊老一輩難以忘懷的記憶。1050707(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