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不需要像新加坡,
床墊除蹣
,也不需要像韓國,
燈泡
,台灣需要做自己,
字幕機
,而且要能驕傲的「找到」自己。跟美國比起來,
直立式飲水機
,加拿大窮、人口少、發展低,
便祕酵素
,交通、經濟、軍事樣樣不如美國。但每次到了選舉,
優良臨時工公司
,加拿大人總會用選票告訴政府:「我才不要像美國一樣」。因此任何傾向讓加拿大更像美國的候選人,
潭子粗工
,總會在大選中慘敗。加拿大人反對過度開發自然生態,因為美國人早想大舉開進加拿大的北極生態保護區,把世界上最珍貴的北極資源運往美國,只要加拿大人開價,什麼價錢美國人都會買單。加拿大也有世界數一數二的森林區域,提供了最上等的楓葉木,美國一樣恨不能直通加拿大森林區把這些木材運往美國。加拿大說NO,因為他們拒絕當美國人,他們是加拿大人,這是他們要的生活模式,雖然同文同種,若他要美國的生活價值,他老早就搬去美國了。多倫多是加拿大最大的城市,而他旁邊的小城Mississauga卻有著最大的國際機場。Mississauga是加拿大第五大城市,卻只有100萬不到的人口。他們到今天都不願意蓋通往多倫多的捷運。以亞洲觀點來看,這真是落後,真是窮。但Mississauga市長是一個年邁接近100歲的老市長,他從1970年代一路連任至今,每次選舉得票都超過90%。為什麼加拿大人要選擇這樣不建設的人來當市長?原因很簡單,他寧可給市民更好的人文生活品質,而不是華而不實的負債。我相信,什麼樣的一群人聚集,便會組成什麼樣的政府。李光耀對新加坡人來說很重要。因為他是新加坡人民選出的政府代表,以及他們要的生活方式還有價值觀。但這不代表台灣需要變成新加坡,因為台灣人也選出了自己所要的生活方式跟價值。李光耀認為太自由的媒體不好,也許新加坡人痛恨媒體自由,覺得生長在中國大陸或新加坡這樣控制媒體自由的環境是一件令人開心的事。他們選擇了這樣的生活模式,別國的人都會尊重。同樣的,台灣人也選擇了自己要的生活方式,那些不能適應台灣媒體自由的人,可能選擇移民去新加坡或其他地方。也有人跟我一樣,早已習慣自由的味道。李光耀對新加坡很重要,但對台灣人而言,他終究是別國的開國總理。李光耀帶給新加坡的不完全是建設,更重要的是「我是新加坡人,我以新加坡為榮」的自我定位。值得借鏡的是,台灣人是否也找到了自己,也以自己的家園為榮呢?新加坡沒有透過英式教育變成英國,而成為南亞獨特的新加坡。台灣沒有因為美式民主變成美國,而成為東亞獨特的台灣。懷念李光耀,但是台灣一點都不需要變成新加坡。(作者為電子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