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金融觀察》 中國外匯存底7連降 可「耗」空間只剩3千億美元?

中國外匯存底持續下滑。(美聯社資料照)

說起來有些哭笑不得,

精品豆

,關於中國外匯存底的規模探討,

台中美丙證照班

,總是很糾結,

台南長期照護

,可謂增減皆憂。彼時猶言「4兆」美元過多,

術後保溼

,擔心資源浪費,

全省短期照護

,唯恐熱錢湧入;眼下跌穿「3兆」美元的時候,擔憂太少不夠用的聲音又不絕於耳。

國產手機 「漲」聲響起來

中央一號文件是如何成為「網紅」的

2017中國金融去槓桿 始於「緊平衡」
主因購匯外匯存底,這項隨著匯率波動和公開市場操作而變化的數據一經發布,總能瞬間引起全球市場最廣泛的關注,1月份的情況更是如此。原因是時隔六年,中國外匯存底重回「2」時代。中國人民銀行公佈的最新外匯存底計劃模型數據顯示,2017年1月,中國外匯存底規模較2016年12月底下降123億美元,已略低於3兆美元,截至2017年1月31日,中國外匯存底規模為2.9兆美元,較2016年末下降123億美元,降幅為0.4%。由於3兆美元的整數關口對資本市場來說是一個重要的心理關卡,「破3」後難免對公眾和市場情緒產生一定影響為避免不必要的過度解讀,官方給出定調:季節性因素。從1月份的情況看,央行向市場提供外匯資金以調節外匯供需平衡,是造成外匯存底規模下降的主要原因。由於適逢農曆春節,居民境外旅遊,消費等活動增多,企業償債和結算等財務操作也會增加,帶來相應用匯匯需求,成為外匯存底規範下降的季節性因素。換言之,外匯存底下降主要由交易行為所致。通常,這包括央行主動干預外匯市場,也包括被動向市場投放流動性,以滿足企業和居民購買需求。但由於1月份人民幣匯率走勢相對強較強,導致外匯存底下降的主因在於購匯,央行不得已向市場提供了大量外匯流動性。剛好1月份時機點較為特殊,年度5萬美元換匯額度重新恢復,集中釋放了部分購匯需求,而春節假期又令居民境外旅游、購物用匯需求增加。考慮到外匯運用(償還外債,利潤匯出)情況,1月的外匯流出另一部分源自中資企業償還外匯貸款以及外商投資企業往年截留利潤的集中匯出,雖然相比去年同期壓力已經有所減少,但必須看到,今年1月已是外匯存底連續第七個月下滑,並創下2011年2月以來的新低。淡化整數關卡2014年6月,中國外匯存底一度達到3.9兆美元的最高點。現在,規模下降幅度已達四分之一。對此,國際大行給出的判斷較為悲觀。荷蘭合作銀行駐香港的金融市場研究主管Michael Every認為,「按照目前的流出速度,最多還要一年甚至更短時間就會降至觸及危險的水平。」事實上,一國持有多少外匯存底才符合水平,在國際上並沒有統一的參考標準,大行給予的評價通常以IMF的方法計算為主。如果按照IMF對外匯存底充足率的測算,截至2016年第三季度末,外匯存底的下限,在固定匯率制度下是2.67兆美元,在浮動匯率制度下是1.42兆美元。我國外匯市場當前介入固定和浮動匯率之間,但浮動幅度較小,因此外匯儲備在2.67兆美元以上,基本可視為安全。而在外匯局看來,整數關卡的意義並不大。原因是外匯存底是一個連續變量,在復雜多變的內外部經濟金融環境下,儲備規模上下波動是正常的,無須特別看重所謂的整數關卡。外匯局認為,無論從絕對規模看還是用其他各種充足性指標進行衡量,我國外匯存底規模都是充裕的。例如,我國外匯存底規模雖然略低於3兆美元,但仍是全球最高水平。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研究院首席宏觀研究員趙慶明表示,「外匯存底的作用是用而不是存,存是為了用,完全沒有必要固定在某個金額。」警戒線仍在歸根到底,外匯存底是一項資產而不是財富,最主要用途是保持國際收支平衡和維持匯率相對穩定。從這一點出發,外匯存底並非越多越好,關鍵是合宜與否。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表示,「判斷外匯存底是否健康要看合宜度,太胖或者太瘦其實都不健康。合宜的規模需要滿足三個層面的需求。一是交易需求,即「最低外匯存底」應該能夠應付三到四個月的進口支付需要;二是預防需求,即能夠應付一年內到期的短期外債償還的需要;三是流動性偏好。目前,市場公認的合宜外匯存底規模與IMF測算的2.6兆美元相當。不太樂觀的是,雖然目前相對安全,但所剩的消耗空間並不大,約為3000億美元。回顧中國近十年的外匯存底規模變化,消耗速度遠比積累速度快。從2007年的1.5兆美元一路攀升至2014年的近4兆美元,隨後一路下跌,直至今年1月底跌破3兆美元。在下跌過程中,2015年我國外匯存底消耗超過5000億美元,2016年中國的外匯存底消耗也超過3000億美元。但也有分析認為,IMF對外儲充足率做出的建議並不意味著不能跌破的紅線,只是為了更好地應對國際收支需求。其中,外匯管理方式的變化對外儲形成了一定消耗壓力。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研究員王有鑫分析,「由之前的強制結匯轉為意願結匯後,不少企業在人民幣貶值預期下延後結匯或在香港結匯或選擇不結匯持有美元,最近三個月涉外收付款項下的結匯率平均為56.9%,顯著低於2014年之前71.4%的水準。」所幸,據外匯局統計,與去年同期相比,1月份外匯存底規模下降了872億美元,與上月相比,外匯存底規模下降了288億美元,降幅均明顯縮窄。(中時電子報)

文章來源:《新金融觀察》,

本篇發表於 未分類 並標籤為 , , , , 。將永久鍊結加入書籤。

回應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