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起畫筆、照著鏡子,
貴人斗
,姚尚德以熟稔的技巧把臉化成白色的默劇臉孔,
LED燈具
,下一秒便是走入人群,
平板燈
,用逗趣的表演打破嚴肅,
北部賣二手車
,帶來歡笑。
姚尚德是一名默劇演員,
SEO優化價格
,2011年他申請到雲門舞集流浪者計畫,在大陸實行「默劇出走」計畫;2012年回到台灣開啟「台灣小角落」,用走出劇場的方式直接接觸觀眾、認識自己。
在成為默劇演員之前,姚尚德是一名英文老師,因為到法國意外接觸到默劇,瞞著家人進入法國第三大學戲劇系學習默劇,2006年回到台灣。2010年他以幼時曾被老人猥褻的過往,創作舞台劇「孩子」,藉由戲劇面對自己,並找到生命的出口。
姚尚德說,「孩子」是他與過去的分水嶺,在「孩子」之後,他申請雲門舞集流浪者計畫,起初他的計畫內容是到大陸學習崑曲並結合默劇,「這兩者的共通點都是以手為主要表演」;不過,這項計畫卻被當時的評審委員打槍,認為他沒法在短短3個月內就把崑曲的身段學好。
後來在美學家蔣勳提議,「如果學默劇在西湖表演,應該很浪漫」,姚尚德後來把計畫改為到大陸演默劇,才有「默劇出走」的誕生。
「默劇出走」的第一站,姚尚德選擇從上海開始,在那他遇到的都是最真誠且反應最直接的觀眾。在上海公園裡,面對下棋的老人,姚尚德畫上默劇的白臉,突如其然地出現在老人身旁,妙的是,老人把他當空氣,根本不理他。
直到第2站他到上海的商業中心外圍,一名老婆婆看到他便說,「你這是啞劇(默劇),我在上海20幾年沒看到」。因為這句話,讓姚尚德下定決心,「這趟旅程,能走多遠有多遠」,要讓大眾知道,默劇雖然式微,但還有人在表演。
接著姚尚德用默劇在大陸出走了20多個地點,他沒有安排好既定的演出時程表,完全是走到哪演到哪。某天突然很有靈感,隨即拿著畫筆在路上畫起臉來,在大馬路上和民眾互動。
其間他在沙漠裡表演、在廢棄的房子、在涼亭、在湖邊、在公園等地方即興演出,有人看著他發笑、有人加入他一起表演、也有人根本無視於他。姚尚德說,在大陸的「默劇出走」,讓他深刻體會到,「出走很接近自己」,相較坐在劇場看戲的觀眾,往往用一種分析的心態在看戲,「但戶外的觀眾沒有預設立場,反應很直接。」
姚尚德表示,以前在劇場演出,會把藝術性放在前,以完成自我為重;但走出劇場後,會希望表演能有互動性,且每一場演出無法排練,只能靠臨場感。
回到台灣,姚尚德發現,過去他在巴黎念書,又在大陸走了大半圈,但卻對自己的家鄉台灣一點都不了解,因此他把「默劇出走」延伸為「台灣小角落」,2012年5月從新竹石磊部落出發,繞了台灣一圈。
「台灣小角落」和在大陸的「默劇出走」不同,他認為,現在有許多人環島,但大多是為了完成自我的心願,但卻沒想到這些舉動可能會打擾了當地的民眾,因此他希望這趟出走能回饋東西給當地居民。
在台灣他除了選擇到偏鄉地區演出給孩童看,同時也隨機舉行工作坊,和當地人交流、融入當地文化,透過默劇把文化種子散播給當地的孩子。
在苗栗象鼻,姚尚德把泰雅族文化編入到默劇演出;在花蓮豐濱鄉的港口部落,傍晚他在籃球場上演出,當地一名曾是祭師的原住民阿嬤,以為姚尚德演的默劇是在抓魔鬼,興奮地要姚尚德用默劇幫忙她編一支祭司舞。
姚尚德在台灣行走過程中,也間接參與許多社會議題,包括士林王家、台東美麗灣開發案、流浪狗問題等。過去他曾聲援社會議題,但多是以國外的戰爭為主,繞行台灣後他說,「在土地上發生的事,就是發生在身邊人的事」,把關心焦點放回台灣。
其中讓姚尚德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彰化溪州農民守護水圳事件,某天他早上7時就去農民駐守現場,阿公阿嬤耕種完就聚集起來鎮守,姚尚德不知道能為他們做什麼,於是便畫起默劇臉,白色的臉孔、大大的黑眼圈、紅色的嘴唇,逗得阿公阿嬤大笑。
當地居民告訴他,「阿公阿嬤駐守多天,很久沒大笑了」,頓時姚尚德突然感覺到,「只要引發他們笑,就有很大的意義」。
目前「台灣小角落」計畫告一段落,姚尚德接下來還想要再繼續踏遍他還沒到過的台灣土地,回想過去這2年,他在任何的行動都沒有事先的計畫,「什麼都不要想,先走出去再說,但走出去了,就要開始想下一步」。
未來姚尚德想做兒童默劇,希望把這套戲劇帶到台灣各地,給平時沒法看表演的孩童有看戲的機會,甚至是可以學表演的機會,把歡笑傳遞到台灣角落。10202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