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於馬市府對北銀採「最有利標」賣出,
門禁感應卡
,扁政府處理「百年老店」彰銀的作法,
清境
,是採最為嚴格的國際價格標。行庫主管直言,
水霧系統
,當初台新金是以365億元高價標擠下淡馬錫,
醫美診所風評
,取得入主彰銀的特別股,
台北美甲沙龍
,然如今還在為合併奮鬥,
雷射溶脂
,只能嘆「富貴沒人幫!」
彰銀為省屬三商銀之一,早年因官股背景導致放款浮濫,93年底逾放比近8%,逾放金額近700億元,財務岌岌可危,財政部94年時出面協助規劃發行全球存託受益憑證(GDR),欲透過引進外資,搶救彰銀瀕臨倒閉命運。
「但那時真的爛斃了,連外資看到彰銀財報都傻眼」,三商銀主管回憶,當時傳出日本新生銀行、私募基金凱雷及荷蘭ING集團有興趣,但因彰銀體質真的太差,只願用彰銀市價的五成投標,致此案最終宣告破局。
求售外資失利後財政部於是要求彰銀,改採私募方式現增,對象擴及國內外的法人,而為提高誘因,財政部除宣布所引進之策略合夥人可取得經營權外,也承諾「配合政府之公股整併政策,本部同意於增資完成後,經營管理權移由該策略投資人主導」。
因為這個承諾,包括中信、富邦、國泰、台新、新光、兆豐及華南等七金控,均傳出積極投標,然當時被最有可能出線的黑馬,卻是有新加坡政府背景的淡馬錫集團。
三商銀主管透露,淡馬錫當時聲望極高,一是新加坡政府與台灣政府關係友好,二是淡馬錫對積極收購亞洲金融業,陸續入股馬來西亞、印尼等國當地銀行對於拿下彰銀,銀行圈也不意外。
然94年7月22日,台新金意外擊敗淡馬錫,以每股26.12元標下彰銀22.5%股權,總成交金額高達365.68億元,若以彰銀前一日收盤價18.6元來看,溢價高達四成,若以當時彰銀淨值12.31元來算,溢價更超過一倍。
「就是因為國際標,才賣得這麼漂亮!」前彰銀主管說,以彰銀當時羞於見人的體質,賣掉就要偷笑,就是因為是國際標,加上可取得經營權的承諾,才會吸引淡馬錫這類「重量級外資」投標,過程絕對是公平、公正且公開,無從挑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