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色小鴨12月才會「游」入基隆港,
,但擁恆文創園區為破除民眾對生命紀念園區的刻板印象,
,13日起將率先在園區草坪上,
,以10萬支祈願風車排出長寬各80公尺的黃色小鴨,
,有望帶起新一波觀光熱潮。
打造擁恆文創園區的國統集團總裁陳振豐表示,
,民眾對生命園區的印象不外乎悲傷與死亡,
,但透過象徵「轉動大地力量」的祈願風車,以及吸睛可愛的「地景藝術版」黃色小鴨,希望民眾也能在此度過愉快時光。
此外,以10萬支風車拼貼而成的小鴨,若直立起來高度約可達26層樓,比正版小鴨足足大了4倍,「也很有看頭!」而這隻巨大的風車小鴨將展出至明年1月中旬,參觀民眾還可認養風車、嘗試黃色小鴨碰碰車等親子遊樂設施。
陳振豐說,除了黃色小鴨,屆時還將在園區周邊舉辦愛心嘉年華,攤位販售的所得扣除成本後,將用來認購雲林濁水溪稻米、捐贈基隆家扶中心,可助2000餘位弱勢家庭孩童。,
預期供應短缺,
,支撐上周五LME期鋅漲至近兩週高點;因鋅礦廠關閉導致產量維持低檔,
,且中國4月份鋅產量較去年減少2.5%,
,令投資人擔憂產量收緊,
,將令市場出現供應短缺情形,
,激勵期鋅漲至近兩週高點,
,不過美聯儲主席葉倫表示,若美國經濟保持改善,估計可能幾個月內進行升息,此言論拉抬美元指數漲至2個月高點,使期鋅漲福收斂,另外上海期交所上週銅庫存量減少14%,支撐期銅走升。基本金屬市場全漲,其中期鋅上漲23美元,報每公噸1899美元;期錫上漲350美元,報每公噸16200美元;期鎳上漲25美元,報每公噸8420美元;期鋁上漲0.5美元,報每公噸1556美元;期銅上漲34美元,報每公噸4695美元;期鉛上漲23美元,報每公噸1699美元。(商品行情網)(時報資訊),
近年來,
,微整形成了不少愛美女性的選擇,
,大陸江蘇警方最近破獲一起跨省特大生產、銷售假肉毒桿菌、假玻尿酸案,
,一瓶假藥成本才人民幣6毛(約新台幣3元),
,售價卻高達近萬倍。現代快報今天報導,
,江蘇棲霞警方去年8月就陸續發現轄區部分美容院、診所涉嫌使用假肉毒桿菌、玻尿酸。經進一步追查,
,專案組確定這起跨省生產、銷售假藥案的源頭地在哈爾濱。專案組日前接逮捕銷售嫌犯並破獲生產假藥據點,
,涉案金額人民幣上千萬元。據嫌犯表示,他們在哈爾濱購買設備、工具自行生產假藥,以0.6元一瓶的價格訂購美白因子凍乾粉,又分別從廣州、北京一些知名品牌的防偽瓶蓋、包裝、標貼、說明書。由批發商以200元左右的價格銷往大陸各地。在南京的終端供應商則以一支1000元至8000元不等的價格銷售給用戶。也就是假藥由最初的幾毛錢,經過二、三級批發商以及終端供應商,最終到達用戶手中,價格最高能翻上萬倍。1050315(中央社),
編按:台灣愈來愈熱,
,乾旱、暴雨、極端高溫等異常氣候頻頻出現。全球暖化引發的氣候變遷,
,不再是電視螢幕裡北極熊的故事,
,而是每天在我們身邊發生、持續影響我們生活的現實。 為了減緩暖化,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締約國今年底可望通過一份新協議,
,規範各國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台灣雖非聯合國會員國,
,也無法自外於國際潮流。本報調查採訪室今起一連4天推出《明日城市–低碳綠能》系例,
,從口水減碳、綠色成長、提升能源效率、發展再生能源等面向,檢視政府減碳政策的宣示與實際。(策畫:張瑞昌、謝錦芳、劉永祥)氣候變遷衝擊全球,極端氣候頻頻出現,澳洲及美國加州連續多年乾旱,超級寒流數度侵襲北美,今年初全美8成地區籠罩在攝氏零下10至20度的低溫下。聯合國警告,如果不能及時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全球將面臨巨大風險。在台灣,異常氣候也成為常態。今年以來經歷67年來最嚴重旱災,近期氣溫連續飆高,5月就可能出現限電危機。為減緩暖化,今年底在巴黎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締約國大會(COP21)可望通過新協議,各國也將提出減碳承諾。對台灣而言,減少碳排放,不只是維護台灣的生活環境,更攸關台灣的經濟命脈。COP21 各國將承諾減碳長期關注氣候變遷議題的台大政治系副教授林子倫警告,碳定價是國際減碳趨勢,但台灣計算經濟成本從不納入碳排放,COP21達成協議後,台灣經濟發展將受嚴重衝擊。台灣政府雖關注國際減碳趨勢,只有口水,缺乏實際行動。1998年為因應《京都議定書》召開全國能源會議,決定「暫以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降到2000年水準為參考值」;過了17年,政府減碳目標反而倒退為「2020年降至2005年水準,2025年回到2000年水準。」中研院地球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汪中和質疑,政府減碳目標不合理,「各國都要回到1990年的排碳水準,我們卻在說2000年」。不單減碳沒有企圖心,政府高層許多行動更讓人啼笑皆非。馬英九總統上任後簽署節能減碳十大宣言,但內容不是計畫推動的政策,而是「改穿輕便服裝」、「少開冷氣多開窗」之類的道德呼籲。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副秘書長洪申翰批評,政府減碳應該拿出政策工具,「不是總統脫西裝、不開冷氣就叫減碳。」道德呼籲 執政黨不給力林子倫強調,馬總統雖提出減碳目標,但7年來沒有太多著力,「立法與組織都沒有到位」。執政黨享有立法院過半席位,但減碳四法中的《溫室氣體減量法》及《能源稅法》卻遲未完成立法。他強調,「台灣沒有因應氣候變遷的整體策略及決心」,缺乏單一主管機關,多頭馬車。環保署負責氣候變遷及溫室氣體管理相關政策法規研擬,但幾個大的溫室氣體排放源都不歸它管。汪中和更直指「政府失職」,他說,溫減法與能源稅法無法通過,是因政府不積極推動;沒有這兩個法,就像腳踏車只有一個輪子,減碳工作難有進展。依據國際能源署(IEA)統計,台灣排碳總量從1990年的1.14億噸一路攀升,2005年倍增至2.62億噸,隨後幾年略有起伏。2012年台灣人均排碳量10.95噸,幾乎是全球平均值4.51噸的2.5倍,高居全球第20位。能源消費是碳排放主要來源,各國紛紛從節能、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開發再生能源、建立智慧電網等方面切入,透過能源結構調整大幅減碳。台灣政府雖也順應潮流提出相關方案,但淪為紙上文章。排碳量榜 台高居第20名2011年政府通過《智慧電網總體規畫方案》,設定2015年前100萬低壓用戶換裝智慧電表的目標,迄今僅換裝1萬戶。日前台電公司更以效益不彰為由宣布暫停,雖然經濟部隨即重申政策沒有改變,但換裝目標變成2017年10萬戶。再生能源也有類似狀況,台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周桂田點出,從2001年至2013年台灣再生能源成長不到1個百分點,2013年太陽能、風能等占發電比例僅2.13%。「政府沒有大力推展綠能,不利於能源多元化及能源轉型。」台灣政府「說得多,做得少」的表現,連國外人士都看在眼裡。林子倫曾與一位德國學者討論兩國推動再生能源的行動,得到的答案是:德國碰到問題時會努力找出解決方案,但台灣政府就強調問題,直接說不行。馬總統宣示要推展綠色經濟,政府作為卻背道而馳。新的國際減碳規範即將形成,國際社會不會放任台灣持續過量排碳。如果政府還是用口水來減碳,將讓台灣陷入極大的風險中。,
嘉義縣1名剛滿週歲男嬰疑遭大陸籍父親蔡男虐待致死,
,蔡嫌辯稱都忘記了。檢方以蔡嫌有逃亡之虞向嘉義地院聲請羈押獲准。
警方表示,
,男嬰5日被安置在嘉義縣水上鄉的外婆家,
,蔡男當天也到岳母家居住。男嬰外婆昨天發現外孫無氣息,
,且臉頰紅腫,
,緊急送醫不治。檢方今天上午解剖釐清死因。
嘉義地檢署發言人陳昭廷表示,
,解剖結果發現男嬰左後腦有出血情形,
,研判是外力撞擊造成,不過,應非致死原因,因有腦水腫引起的窒息現象,懷疑是致死主因。
蔡男到案後原本否認涉案,直到凌晨才初步坦承是失手造成。他供稱,男嬰晚上睡覺時,一直翻身吵鬧,一時不小心將他抱得太緊,造成窒息。
不過,蔡嫌後來又翻供,他辯稱,所有過程都忘記了,記憶一切空白,返家看見兒子已死亡,就抱著兒子哭泣。
警方已調閱蔡嫌岳母住家周遭的路口監視器,釐清蔡男何時出門?前往的地點?且調查當時所穿著的鞋子為何會沾泥土。
檢警說,蔡嫌與岳母、兒子於6日吃晚餐時,蔡嫌岳母看見小孩都很正常,後來蔡嫌要求與兒子一起睡,不料,隔天男嬰竟疑似受虐致死,懷疑蔡嫌涉嫌重大。
檢警指出,偵訊過程中,蔡嫌均自稱無任何疾病,不過,這一部分須詢問男嬰母親才能進一步釐清。
蔡嫌被移送嘉義地檢署後,檢方依蔡嫌為大陸籍人士,恐有逃亡之虞,且涉及7年以上的傷害致死罪嫌,屬於重罪,下午向嘉義地方法院聲請羈押獲准。1020408
,